——体校寒假前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
时序更替,岁月流金。春华秋实,汗水凝成收获;夏去冬来,艰辛换回成功。衷心感谢家长和同学们一年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翘首以盼的寒假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悄然而至,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家长及时关注孩子思想心理变化;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培养运动员的相关规定,让我们共同关注以下事项:
一、 预防冬季流行性病毒
1.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饮食健康,倡导公筷制。
2.饮食作息规律,增强免疫力。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拒绝“三无食品”;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二、 增强安全意识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不贪小便宜,防止受骗上当;交友谨慎,不入不适宜孩子进出的场所;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在禁燃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提醒孩子在家不玩火、安全用电,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2.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不翻跃栏杆,不在马路上玩耍,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假期外出,不准无证驾驶摩托车,不搭乘无牌证和超载车辆,乘坐电动、摩托车须佩戴安全头盔,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3.增强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切勿轻信手机任何缴费信息、冒充老师资料收费等信息;防范利滚利“网络信用贷”、网上购物诈骗、兼职返利、票务售卖、积分换购等诈骗;请勿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
4.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均衡;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不明病因不要随意服用药品;不吃过期腐败食物,避免食物中毒。
三、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节约粮食意识。家长应教育孩子积极履行“光盘行动”义务,避免“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号召。
2.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请家长和孩子自觉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不乱扔垃圾,共同遵守垃圾分类投放要求。
3.培养学习习惯。除完成寒假作业外,家长可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多读好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培养文明上网习惯。妥善安排每天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不查看、下载和传播色情、淫秽等不良信息。
5.培养劳动习惯。请家长指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6.培养合理支配压岁钱的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导孩子不铺张浪费;对孩子的零花钱要进行监管,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
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1.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趁假期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民俗教育,让孩子喜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多参与亲子活动。一起参与亲子活动,比如运动、烹饪、郊游等活动,促进亲子和谐关系。
3.关注孩子思想心理变化。家长多关注孩子思想心理变化,多沟通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引导其保持乐观心态;孩子情绪不佳,要多沟通了解原因,开导孩子,舒缓其压力,家长视情况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家校共育,让孩子以健康积极地心态面对校园生活。必要时,可连线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市5258185、区7055855)。
五、培养运动员相关规定
1.录取须知。通过试训被我校录取的学生,须提交身份证、医保卡原件及转借读表交予主管教练,并填写个人信息一系列表格。
2.学校费用和自备事项。
①免费项目:学生一经录取,即免费享受体校食、宿、训练、竞赛及参赛往返基地交通待遇,校方不收取任何费用。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和国家资助普惠政策,体校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学段学生免收学费。
②收费事项:按照厦门市教育局规定收取课本资料费,具体收费标准以学校通知为准。非校方发出的正式收费通知,请家长进一步与学校核实,切勿盲目缴费,有疑问可拨打训练科电话5144870、教务科电话2919516进行咨询。
③需自备学习与生活用品:提前准备好学生个人寝具、换洗衣服、个人清洁用品、餐具等生活日用品;自备学习文具、课外书籍、书包等学习用具;购买校服(咨询班主任)。
3.禁带手机进课堂。在校期间遵守《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因特殊原因确需使用手机,请按照学校规定填写《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申请表》,入校后手机交由运动队管理,由运动队严格管控使用时间。
最后,预祝各位家长和同学身体健康!新春愉快!
此致
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