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 首页 >> 竞赛训练 >> 正文  
  “体”验精彩“育”见未来           
“体”验精彩“育”见未来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2    更新时间:2025-6-25    文章录入:admin

 

为贯彻落实《厦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体教融合”模式,我校于4-6月承办完成射击、射箭、举重、帆船帆板、皮划赛艇(激流)、棒垒球等6项市中小学生锦标赛,持续推进阳光体育工程。通过赛事,较好展现了各项目在训练体系建设、赛事参与、人才培养及社会联动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现简报如下:

一、射击项目:科技赋能,精准突破

组别细分+项目多元,科学赋能射击运动。此次比赛,历经两个阶段:甲组425-27日,在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馆举行;乙组、丙组510-11日,在厦门市会展南小学举行。今年首次走进会展南小学,助力射击运动在校园推广。赛事共吸引了全市各区少体校、射击基地校及开展光电射击项目学校的477名青少年选手同场竞技,创历史参赛人数最高,展现了厦门市青少年射击运动的蓬勃活力。经过激烈角逐,厦门市会展南小学、厦门市安兜小学、厦门市志翔中学分别获得男子团体总分前三名,厦门市会展南小学、厦门市安兜小学、厦门市翔安区海滨小学分别获得女子团体总分前三名。

   

二、射箭项目:雨中逐箭,射向梦想

    赛事吸引了全市中小学校129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小参赛年龄为9岁。赛事共分为男、女甲、乙、丙六大组别,涵盖24项竞赛内容。今年的赛事,在场地的设置、运动员的人数和参与的普及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尽管二日的比赛在大雨中进行,但小将们参赛热情丝毫未减,他们用精湛的技术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彰显出厦门射箭健儿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良好品格。经过二天的激烈角逐,厦门市海沧延奎实验小学、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获得女子团体总分前三名。厦门市尚文实验学校、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厦门市海沧延奎实验小学获得男子团体总分前三名。

  

 

三、举重项目:科学训练,夯实基础

赛事吸引了全市六个区共261名运动员参赛,参赛规模较去年有所增长。此次锦标赛共设置了甲乙丙丁4个组别,不同组别在项目上各有侧重。甲、乙、丙组主要进行抓举、挺举比赛,考验选手的爆发力与技巧;丁组则开展后蹲、硬拉等项目比拼,更注重选手的身体素质与基础力量。此外,参照省赛竞赛规程,甲、乙、丙组均进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800 米跑)的比赛,抓举、挺举、总成绩和身体素质四项得分相加得出个人总分,分数高者名次列前。最终,思明区联友小学、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同安区代表队获得女子团体总分前三名,思明区联友小学、同安区代表队、翔安区第五实验小学获得男子团体总分前三名。

 

四、帆船帆板项目:海陆联动,向海图强

本次中小学生帆船帆板锦标赛规模盛大,比赛项目的设置涵盖OP级帆船、ILCA级帆船、帆板以及青年水翼四大类,男女总计10个组别。赛事吸引了六个区的代表队积极参与,共有123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创下了历届锦标赛的报名参赛和完成比赛人数之最。从规模上看,今年的赛事堪称历年之最,报名人数达到新高。同时,赛事首次允许部分成熟俱乐部的运动员参赛,这一举措对于帆船帆板项目的推广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厦门体育运动学校党总支书记徐卫华表示,此次锦标赛有着重要的练兵意义,厦门市队选手们7月份即将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这次比赛可以帮助他们提前熟悉比赛流程,积累经验,更好地适应正式比赛的节奏,为省赛做好充分准备。此次比赛思明区获得冠军,翔安区获得亚军,同安区获得季军,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代表队分获四到六名。 

 

五、皮划赛艇(激流)项目:激流勇进,挑战极限

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2025年厦门市中小学生皮划赛艇(激流)锦标赛在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划船运动训练基地圆满落幕。来自全市6个区的179名选手展开激烈的角逐,以桨会友、逐浪拼搏,共同展示水上竞技的魅力。本次比赛共设置了赛艇、皮划艇静水、皮划艇激流回旋三大类,78个竞赛项目,涵盖甲、乙、丙三个年龄组别。其中,赛艇项目共28项,包括男子、女子甲组的公开级和轻量级单人双桨、双人双桨等项目;皮划艇静水项目有30项,包含单人皮艇、双人划艇等不同距离的竞赛;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共20项,设有单人皮艇、单人划艇、极限皮艇等。本次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录取各单项前八名,并按规则计算团体总分。最终,翔安区、集美区、湖里区代表队获得皮划艇静水(激流回旋)团体前三名,思明区、翔安区、集美区代表队获得赛艇团体前三名。

 

六、棒垒球项目:校园深耕,赛事引领

本次比赛由厦门市棒垒球基地校、厦门市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联动学校、棒垒球开展校及社会体育俱乐部等多元主体参与。赛事创新设置9个竞赛组别,从幼儿园U6徒手组到中学U18投打组,再到俱乐部专属的U12/U15投打组,全面覆盖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群体的参与需求。全市66支队伍,近千名中小学生挥棒奔跑、团结协作,用汗水诠释青春热血,以拼搏彰显棒垒精神。

 

 

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市青少年的竞技水平,完善竞赛体系,优化运动员培养机制,更为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奠定基础。

 

  • 上一篇文章: 深化融合 共促发展

  • 下一篇文章: 我校游泳小将王镜宇突破自我,勇夺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季军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荣耀启航!我校“双星”入…[3274]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2025年…[3032]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2025年…[1083]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2025年…[1009]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2025年…[459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公开招…[15340]

  • 2023招生文件公示汇总[14915]

  • 2009年福建省青少年武术散…[14600]

  • 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厦门…[16173]

  • 二OO四年厦门市体育运动学…[15271]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站长:Webmaster        页面执行时间:48.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