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以“心”赋能,筑牢体育事业稳健发展基石——市体校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以“心”赋能,筑牢体育事业稳健发展基石——市体校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0


 

 

 

为守护教职工心理健康,厚植崇德育人良好氛围,培育学校稳健发展生机沃土。近日,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工会委员会特邀资深心理教育专家、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莫以曼老师举办以《阳光心态,成就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在秋季开学前为教职工量身定制专业化心理指导服务,引导教职工释放压力,调整身心,以饱满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工作与生活。

 

 

 

一、从“减压疏导”到“心理赋能”,激活职业内驱力

日常工作生活中,教职工肩负教学训练、后勤保障以及个人家庭“三重”压力,易产生心理疲劳、情绪内耗等问题。讲座紧扣“压力疏导”“心态培育”两大维度,通过理论解析与方法传授,帮助教职工掌握压力识别、情绪调节技巧。课堂上,莫老师引导教职工投入练习呼吸解压法、经络按摩法等实用技巧,沉浸式体验“抓快乐”“激情节拍”“听从指挥、步调一致”热身游戏,带领教职工展开双向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卸下包袱,从积极乐观的心态中汲取养分,助力教职工筑牢抵御压力的“心理铠甲”,以健康心态、从容姿态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挑战,实现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效能的双向跃升。

二、以“教师心育”促“学生成长”,构筑心理健康传递链

无论是一线教练教师还是后勤保障职工,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鲜活范本”。当教职工以从容、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而非急躁、焦虑时,学生更易学会“正视失败、积极复盘”;当教练教师以积极向上的热情投入教学训练,而非敷衍、倦怠时,学生更能真切感受到“坚持与热爱”的非凡意义;当后勤保障职工以耐心、细致的态度投入服务,而非推诿、扯皮时,学生更能体会到“责任与担当”的分量从食堂师傅打饭时的微笑叮嘱,到驻校教官巡查时的轻声关怀,这些日常细节中流露的平和心境,本身就是对“认真生活、温暖待人”的生动诠释。

课堂上,莫老师现场分享幸福感知力培养方法,鼓励教练教师与后勤保障职工共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生活中合理表达情绪,加强正向沟通,提升职场情商。引导全体教职工将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融入日常教学训练与服务中——教练教师用鼓励代替指责,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后勤职工用热情回应需求,让学生在“被妥善照顾”中学会“主动关怀他人”;用包容化解冲突,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的点滴中学会协作与共情。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指引,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体能的同时,更从全体教职工的言行举止中汲取心理养分,培养“抗挫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真正实现全体教职工以心育心、以行育人的教育目标。

    三、以“心育建设”强“发展根基”,守护校园健康生态

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是校园生态的“晴雨表”,也是涵养教育教学文化、凝聚团体协作力量的重要基石,更是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的关键支撑。本次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不仅为教职工打造高效实用的“心理充电站”,更彰显学校工会“心系职工、传递温情”的组织温度,是落实推进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生动实践,通过以点带面开展系列心理关爱活动,将“心理健康关怀”纳入学校建设发展长效机制,助力教职工缓解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推动其以积极状态赋能学子成长,为实现学校“既要金牌,更要人才”发展理念注入动力。